所得税费用计算公式例题
所得税费用是企业会计报表中的一项重要指标,它由当期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费用两部分组成。计算所得税费用需要了解一些会计和税法的概念,包括应交所得税、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。小编将围绕“所得税费用计算公式例题”展开讲解,详细介绍所得税费用的计算方法和相关内容。
1. 个人所得税计算例题
个人所得税是个人按照税法规定,缴纳给***的一种税收。针对工资薪金所得,通常使用“累计预扣法”预扣预缴个税计算。其计算公式为:
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 = (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× 预扣率 速算扣除数) 累计减免税额 累计已预扣预缴
2. 工资、薪金所得的个人所得税计算
对于工资、薪金所得,适用9级超额累进税率。计算公式如下:
应纳税额 = (工薪月薪所得 800) × 适用税率 速算扣除数
对于外国人,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如下:
应纳税额 = (月薪所得 4000元) × 适用税率 速算扣除数
3. 企业所得税计算
企业所得税是企业按照税法规定,缴纳给***的一种税收。对于一般企业,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如下:
实际应纳税额 = 应纳税额 减免所得税额
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:
应纳税额 = 利润总额 × 25%
减免所得税额的计算公式为:
减免所得税额 = 利润总额 × 25% 利润总额 × 50% × 20%
4. 所得税费用计算公式
所得税费用是企业会计报表中的一项重要指标,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:
当期应交所得税 = 应纳税所得 × 所得税税率(25%)
应纳税所得的计算公式为:
应纳税所得 = 税前会计利润 + 纳税调整增加额 纳税调整减少额
5. 应税所得的计算
应税所得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基础,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:
应税所得 = 收入总额 无税收入 免税收入 各种扣除
6. 递延所得税
递延所得税是企业在一定条件下,根据税法的要求,将未缴纳的所得税在会计报表中予以确认和计提的一种负债或资产。递延所得税的计算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,会计分录一般为:
借:递延所得税资产
贷:所得税费用
借:所得税费用
贷:递延所得税负债
7. 资产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计算
企业在计算所得税时,需要确定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。账面价值是指固定资产在会计上的价值,计税基础是指固定资产在计税上的价值。计算公式如下:
账面价值 = 固定资产原价 累计折旧
计税基础 = 账面价值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
8. 利润表计算公式
利润表是企业会计报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常用的计算公式有多步式和单步式两种。以多步式为例,计算公式如下:
利润总额 =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
通过以上对所得税费用计算公式例题的分析,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情况下所得税的计算方法。掌握了这些内容,可以帮助企业和个人准确计算所得税,遵守税法规定,并合理规划财务策略。
- 上一篇:160212基金净值